初一数学学习方法
年级知识点
1、整式的意义与运算 2、分解因式 3、分式的意义性质与运算 4.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与翻折 5、实数 6、相交线、平行线 8、三角形 9、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科问题 :1.公式较多,学生易混淆 2、整式的运算,分解因式,分式的运算易失分。
失分点:整式的运算 因式分解 相交线平行线 三角形 分式
难点:1、乘法公式的运用,分解因式 2、分式的运算3、图形的旋转及运动。
重点:1、整式的运算 2、分解因式 3、分式的运算
七年级学习分析及建议
一、七年级学生特点及年级特点
1、心理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进入到中学阶段,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一般还比较幼稚,“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对问题缺乏思考,缺乏思想性。但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长,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想摆脱家长的监管。但遇到困难时,对家长和老师又有一定的依赖性。
学生开始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遇到困难却又没有克服的勇气和毅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辅。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感。
2、学习特点
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特点:
(1)自学能力差。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需要一定的自学能力,大部分学生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没能很好的把握学校课堂,没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思路和节奏。
(3)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差。解题时不能把握关键的数学知识点,只为对错和分数。
(4)眼高手低。不能踏实地计算题目,容易漏掉题目中的关键字和突破口。
(5)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还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不知道怎么学习数学。
(6)没有意识到学习的严谨性。解题时小错误不断,经常漏看关键字,不注重概念的本质。
3、年级特点
(1)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从内容上看分成四个部分: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初步。
(a)从“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引入了负数的概念及运算,增加了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如:绝对值、倒数、相反数、乘方等。从此,对数的运算就包括了:确定符号、计算绝对值,这是我们很多同学最不适应的,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b)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的“式”。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代数思维”,此后,整个初中以后都是以“式”为主去研究数学的各种关系、。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知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飞跃过程。
(c)从“顺向推导”到“逆向思维”。“顺向推导”与“逆向思维”解方程和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多种类型的方程和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不变,但它们的思维方法各异。
(d)从“认识几何图形”到“初步研究几何图形”。学生在小学时期也认识了很多的图形,但只是在认识的层面,但在初中正规的、系统的图形研究才拉开序幕。
(2)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内容分为: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数据的调查和统计
(a)初步研究线的几何特性。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延续了上册的角度和线段长度的求解。
(b)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中学阶段对于代数的研究都是从实数范围内研究。更加考验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对数学学科的严谨性。
(c)从单一的研究数式变为同一平面内研究。
(d)开始接触统计学的相关关系。
二、七年级考试重点分布
1、七年级上册
(1)期中考试重要考察有理数、整式章节。所占比例如下:
七上期中
|
章节
|
题型
|
预计分值
|
分值比重
|
有理数
|
选择题
|
18分
|
54%
|
填空题
|
9分
|
解答题
|
38分
|
整式的加减
|
选择题
|
18分
|
46%
|
填空题
|
9分
|
解答题
|
28分
|
(2)期末考试重要考察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的初步。所占比例如下:
七上期末
|
章节
|
题型
|
预计分值
|
分数比重
|
有理数
|
选择题
|
6分
|
17%
|
填空题
|
6分
|
解答题
|
8分
|
整式的加减
|
选择题
|
9分
|
30%
|
填空题
|
9分
|
解答题
|
18分
|
一元一次方程
|
选择题
|
9分
|
38%
|
填空题
|
6分
|
解答题
|
30分
|
几何图形初步
|
选择题
|
6分
|
15%
|
填空题
|
3分
|
解答题
|
10分
|
2、七年级下册
(1)期中考试重要考察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所占比例如下:
七下期中
|
章节
|
题型
|
预计分值
|
分值比重
|
平行线与相交线
|
选择题
|
6分
|
40%
|
填空题
|
12分
|
解答题
|
30分
|
实数
|
选择题
|
12分
|
38%
|
填空题
|
6分
|
解答题
|
28分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选择题
|
12分
|
22%
|
填空题
|
6分
|
解答题
|
8分
|
(2)期末考试重要考察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不等式章节。所占比例如下:
七下期末
|
章节
|
题型
|
预计分值
|
分值比重
|
平行线与相交线
|
选择题
|
3分
|
15%
|
填空题
|
6分
|
解答题
|
8分
|
实数
|
选择题
|
3分
|
16%
|
填空题
|
3分
|
解答题
|
12分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选择题
|
3分
|
17%
|
填空题
|
6分
|
解答题
|
10分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选择题
|
3分
|
19%
|
填空题
|
3分
|
解答题
|
16分
|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选择题
|
6分
|
22%
|
填空题
|
3分
|
解答题
|
16分
|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选择题
|
6分
|
11%
|
解答题
|
8分
|
三、学生丢分研究
1、七年级上册
(1)计算题(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在计算题时容易弄错符号的变化规则。学生没有养成严谨的学科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经常忘记变号等一些细节问题。
(2)规律题。规律题是学生在学习上一个大拦路虎,不管成绩好或坏都会一定的问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不够和对数字的运算能力不够强。
(3)算式题。对于用式表示的一些运算,学生没有及时的从实际的数字转化到字母的运算。
(4)应用题。在上册有7类应用题,在同一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学生会有一定的吃力。大部分学生对于应用题的题意较难理解,找不到关系式。
(5)用字母表示求角度。
2、七年级下册
(1)计算题(实数的运算、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不等式组)。学生在这一块丢分的地方经常是绝对值去掉未加括号或者符号的变化规则弄错。
(2)平行线的证明。部分学生对于平行线的证明只能停留在一组角相等,求证平行。思维不能从平行到角到平行再到角的转化思想。
(3)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实际应用。应用题始终是学生的痛处,学生找不出其中的关系式。
综上所述,明大教育给七年级学生学习建议如下:
1. 端正学习态度,保持着细心严谨态度对待数学,每天都不能松懈。要有良好学习心态,就得从更细节入手:每天作息时间规律,保持充足睡眠时间,有一定健康休闲娱乐爱好,并和家庭和谐相处。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状态良好就成功一半。
2. 课前预习知识,对于课本知识不能马虎,对每个概念要多读、多理解,再看课本例题,做相应课后练习,并对答案,检验自己是否预习到位。
3. 课堂上仔细听老师讲解,特别是老师讲解到概念时,对每个概念要专研透彻,有听不懂的问题,及时做笔记或做上记号,课后要经过一番思考,如果真的不会就请教同学或老师。做到每节课都要仔细听,保持高度专注精神,不能心不在焉。
4. 课后写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认真仔细完成作业并能发现不足,及时巩固知识。数学作业写完后认真检查并验算,并学会做笔记哪一道题是自己不会做的。
5. 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试前要学会构建知识框架,把每一节的概念看过一遍,总结每一章知识考点,把以前做过的练习、试卷出现的错题复习
6. 考试后及时反思考试错题原因:是否粗心看错题,计算错;是否答题步骤规范;是否有遗漏的知识没有复习到位;是否遇到似曾相识却不会做的题,应该如何拓展深入变形题。 及时把错题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本,作一道错题比作十道新题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