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知识点:1、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 化学键与晶体类型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的量元素及其化合物 卤族、氮族元素 金属(碱、镁、铝、铁) 有机物
学科问题:高三主要是复习高一二的知识及拓展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较高,要求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能熟练掌握
失分点:化学实验 电离及水解平衡 有机物的计算 金属元素的运用
重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元素及其化合物 有机物的推断及计算
难点: 盐类水解的运用 实验 有机物的推断及计算
广西省南宁市高考理综化学学科分析与备考指导
高考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化学试题遵循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在创新中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试题不仅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而且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试题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
1.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保持试题稳定。
高考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均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突出所考查范围的主干知识,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试题虽然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但知识均源于课本,试题的落脚点比较基础,即高起点低落点。例如物质的分离、提纯 ,元素构、位、性关系,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式),化学反应类型等考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能力要求,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高考命题原则。
2.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迁移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体现在能力考查上,为了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高考理综化学在能力测试方面突出下列特色:
(1)注重考查考生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中学化学中很多材料和事实都可以通过图表信息呈现,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溶解度、酸碱中和滴定中的pH等。图象和表格中含有大 量的信息,信息中有的是隐性的,考生必须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加工,才能发现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2)注重阅读能力的考查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考生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如2014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Ⅱ卷26题第(1)问,如果考生不能根据试题提供信息对题中条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就无法判断焓变。
3.淡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有弱化趋势。2014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全国Ⅱ卷只有在第27题(1)问和选做题37题有所考察。
2014-2010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考点分析及备考启示
题号
|
2014年考查知识(全国1)
|
2014年考查知识(全国2)
|
2013年考查知识(全国1)
|
2013年考查知识(全国2)
|
2012年考查知识
|
2011年考查知识
|
2010年考查知识
|
7(6分)
|
有机知识: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
化学与生活:冰箱除味剂、油污的去除、食品保存
|
化学与生活:含碘食品、黑火药等
|
化学与生活:有机知识。油脂的性质
|
实验基础和化学基础知识
|
NA及相关计算
|
化学用语等
|
8(6分)
|
化学与生活:生活中去油污方法;漂白粉变质;氮肥的使用;铜质电路板腐蚀
|
有机知识: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
有机知识:根据有机物结构进行判断
|
有机知识:有机物反应的判断
|
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物C5H11Cl的异构体种数
|
有机物C3H6Cl2的异构体种数
|
9(6分)
|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反应计算: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判断
|
化学反应原理:元素推断、盐类水解、水的电离平衡
|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叙述
|
阿伏伽德罗常数说法正误问题
|
有机反应类型判断
|
有机反应类型判断
|
10(6分)
|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
化学实验:物质的制备、除杂、分解反应
|
电化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正误判断
|
醇类同分异构的数学问题
|
离子浓度电离常数
|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
11(6分)
|
电解质溶解平衡
|
电解质溶液:不同条件下离子浓度的比较
|
有关溶度积的计算
|
电化学:新型化学电源
|
溶液中离子问题、关于Kw计算
|
铁镍蓄电池
|
盖斯定律算电离△H
|
12(6分)
|
化学实验:实验基本操作
|
电化学知识:化学电源原理分析
|
有机知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
|
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运用
|
分子式找规律问题
|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
原电池原理(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
|
13(6分)
|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装置的选择
|
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运用的选择
|
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离子积计算离子浓度
|
元素周期表知识,元素推断
|
元素周期律推断
|
离子方程式正误评价
|
26(14分)
|
有机实验:乙酸异戊酯的合成。①仪器名称、仪器选择;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③产率计算、误差分析
|
化学平衡知识。①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判断;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反应温度、平衡常数的判断;③平衡移动原理
|
有机实验:有机物合成实验。①仪器名称、仪器的选用;②实验常识、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③产率的计算
|
有机实验:正丁醛的合成实验。①化学实验原理、基本操作;②仪器名称、使用注意事项;③分液实验;④产率计算
|
铁的卤化物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高铁酸盐电池
|
CuSO4•5H2O分解计算,氢氧化铜溶解平衡计算Ksp,热重曲线
|
框图推断题火法炼铜中涉及的元素推断、电解精炼铜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移动
|
27(15分)
|
①H3PO2的电离方程式、P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产物、溶液酸碱性;②书写化学方程式;③电解法制备次磷酸的电极反应式、生产原理的分析
|
工业生产: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①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氧化物酸性比较;②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③物质受热分解的计算
|
化学反应原理:①元素化合物性质,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②电化学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
工业生产流程:氧化锌的制备。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②反应类型的判断;③洗涤沉淀基本操作;④有关化学式计算
|
实验室制备氯气,盖斯定律和热量计算,平衡相关计算与判断
|
太阳能光解水,合成甲醇,反应热,电化学,速率平衡,n-t图像
|
实验仪器图SO2的制取和性质、究实验、元素综合
|
28(14分)
|
化学反应原理:乙醇的生产。①生产原理方程式;②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
化学实验:无机物合成。①仪器的作用、选择,某成分含量测定;②实验原理的分析、离子浓度的计算;③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判断反应物的转化率、运用盖斯定律计算、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燃料电池原理及计算
|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①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②计算转化率、平衡常数、反应物物质的量;③根据数据总结规律
|
有机实验:有机物溴苯的制备,实验制备原理、实验装置、实验除杂等操作,完成对实验室制备溴苯的注意事项考查。
|
化学实验——氢化钙的制备:①常见仪器的组装;②实验操作顺序;③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鉴别;④物质鉴别实验设计、化学原理的运用
|
化学反应原理:①原电池——铜锌原电池加快制氢气速率原理、原电池构成条件;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条件、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36化学与技术(15分)(选做题)
|
化学与技术:以磷矿石用湿法磷酸、热法磷酸生产磷酸原理
|
化学与技术:海水的淡化。
|
化学与技术:根据流程图推断,并写相关方程式
|
化学与技术:化学电源。
|
化学与技术:铜及其化合物知识。①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②粗铜的精炼等知识
|
化学与技术:①离子水解平衡、纤维素水解原理;②陌生离子方程式书写;③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
化学与技术:天然水的组成和净化
|
37物质结检与性质(15分)(选做题)
|
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①晶体鉴别;②离子电子排布式、配合物颜色;③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杂化类型、化学键类型、沸点高低比较;④立方晶胞中原子数、密度的计算、配位数的判断
|
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晶体结构。①元素推断、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的书写;②轨道杂化类型、化合物化学式书写;③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立体构型的判断;④判断晶体中的微粒、化学键类型、晶体的性质
|
物质结构与性质:硅元素及其原子结构。①有关硅的原子结构;②硅元素存在形式;③硅晶体晶胞结构;④有关化学方程式;⑤根据键能判断物质稳定性;⑥判断多硅酸根杂化类型、原子数比、化学式
|
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①元素推断;②电子排布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判断;③根据晶胞计算化合物化学式、配位数、密度;④判断配合物的化学键类型、配位体
|
物质结构与性质:①轨道杂化类型、电离能大小比较;②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式;③分子、离子的空间构型,同族元素氢化物酸性比较;④弱电解质电离程度比较;⑤根据立方晶胞计算密度、粒子间距离的计算
|
物质结构与性质:①无机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②原子电子排布式、电负性、元素化合价;③键角、杂化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微粒立体构型;④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类型判断;⑤根据立方晶胞计算密度
|
物质结构与性质:①元素推断,书写电子排布式、判断分子空间构型;②非金属性强弱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③影响熔沸点因素及杂化轨道;④立方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⑤焰色反应及其产生原因
|
38有机化学(15分)(选做题)
|
有机化学:根据有机合成流程图、有关信息判断。①有机物名称、结构简式、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判断;②根据合成路线选择试剂、写出结构简式
|
有机化学:根据有机合成流程图、有关信息判断。①有机物名称、结构简式、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判断;②根据合成路线选择试剂、写出结构简式
|
有机化学①写出有机物名称、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②根据性质、信息判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
有机化学:根据有机合成流程图、有关信息判断。①有机物名称、结构简式、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判断;②根据性质、波谱信息判断同分异构体
|
有机化学:根据合成路线及相关信息进行推断。①有机物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
有机化学:①根据有机信息、合成路线推断;②有机分子式书写、判断反应类型、有机物命名、有机方程式书写;③根据条件判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
有机化学:根据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推断。①有机物命名、结构简式、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②根据性质、条件判断有机物结构简式成,有机框图推断
|
二、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化学试卷命题特点与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近五年新课标化学试卷试题难度较大(约0.5),考点分散,选择题的考点重复率不高,不再像大纲卷一样,热点重复率高、有规律,但也有一些知识点为常考点,如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知识中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关于NA的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弱电解质的有关知识、电化学知识、离子反应知识、反应热计算等;在2013年和2014年中,第26题为化学实验、28题为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含反应热计算、弱电解质、速率与平衡相关知识、电化学知识等);第27题机动性较大,有时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有时考化工流程题。36-38为选做题,分别为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中各出一题,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根据南宁目前的情况,建议从37题(物质结构和性质)或38题(有机化学基础)中任选一题解答。第37题常考查的内容为晶体类型或化学键判断、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电子排布图、第一电离能或电负性判断、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晶胞的有关计算等;第38题常考查的内容是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的推断、官能团的名称、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书写等。
三、我们对高考理综化学备考复习建议
1.强调再次回归课本
边针对考试内容,边总结回顾自己已经训练过的习题,回味考纲的每一句要求的落点。每做一道题都要能够从课本上和考纲中找到它对应的知识点。
2.有意训练每年都出现的高频考点
例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烃的衍生物、化学实验等。
3.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串知识线、方法线、价值线,做好知识与基本理论结合、与实验结合与计算结合。
4.模拟高考的形式,定时定点训练
在规定时间内多次试验自己做理综题的战略战术改变时成效,学会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中的应用,适当的懂得放弃。
另外,有机化学内容庞杂却有规律可循,牢记官能团性质,熟记典型反应,即可以不变应万变。不同官能团的性质,相似又有别,极易混淆,可以多做笔记,归纳各种有机物与溴、高锰酸钾的反应现象与反应类型,联合记忆,事半功倍。
高考理综里化学题型固定,集中考查主干知识点。平时注意梳理知识网络,熟练掌握主干知识,总结实验题答题模式,就能应对高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