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中小学素质教育
全国
专注中小学素质教育

【南宁琅东校区】杜蔚兰老师(英语)

发布者:明大教育 发布时间:2015/9/15 阅读:7301次 评论:

学习最忌心浮气躁 学生要静下心来配合补习老师的教学

 

杜蔚兰伸出两手数着自己从教的岁月,十个手指已经全部用上。2005年毕业,整整10年,加上大学期间的教学经验,十个手指已然不够用。对于教育,现任明大教育南宁琅东校区英语组组长的她有自己的感悟。

在她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少不了要有一个“悟”的状态,而达到这个状态则需要一个触发点,无论是学习思维、学习方法或者学习态度,累计到触发的临界点都需要老师来引导。虽然现阶段的教育机制大部分时候仍然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好与坏,但是对于获得学习满足感的学生来说,成绩已经不是最值得考虑的方面,而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是否提升了自己才是考虑的重点。往往这个时候,学生的成绩会好得不得了。

 

英语成绩下降更多是因为难度加大

英语成绩差,因为升学学习难度加大导致成绩停滞不前居多。明明自己很努力了,成绩总提不上去,对学生的打击最大。

英语作为外语,认识一个简单的“one”都会让刚学英语的学生兴奋不已,更别说通过学习看得懂英剧美剧对话,知道某个好莱坞电影的情节,与外国朋友正常交流这些更深层次的收获。所以,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对英语学习是充满好奇的,而后来的成绩下降只是因为学不会,而不是不想学。

在面对补习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时,杜蔚兰一般都先与学生聊聊英语,知道学生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英语难的,之后便给学生信心——老师一定能够帮助你学好英语!

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之后,学生就会重新对英语提起兴趣。杜蔚兰便明确告诉学生,接下来的补习会补哪些模块,补哪些知识点,进度是怎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难题,要怎么克服,学生非常清晰自己今后的补习道路。

 

学习要静得下心

能够静下心来把学习成绩提上去的学生便能够跟着杜蔚兰把英语成绩很快地提上去,但若是心浮气躁的学生则成绩提升的进度会慢一些。

比如去年5月份来补习的初三学生苏景丰,基础成绩20多分,48个音素都不懂,6月底就要中考,时间紧迫。杜蔚兰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苏景丰都记得清清楚楚,让他每天背两个模块的单词,决不讨价还价,乖乖回家背,第二次课前10分钟听写的时候完成效果很好,每次都是如此。23次的补习课,杜蔚兰配合着讲中考题型,中考苏景丰拿了C+。

三美学校初二的韦茵善是培优对象,初一的英语成绩能有100多一点,她跟着学校老师补习了一年多,但总是102分,103分的成绩,一直突破不了110分。韦妈妈看着孩子的成绩遇到瓶颈,着急,因为总拿不到A+。刚好韦茵善在明大补习较弱的数学科目,韦妈妈时不时的抱怨英语成绩引起教务老师的重视。离期末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教务老师就告诉韦妈妈,杜蔚兰英语教学非常不错,一定能帮助韦茵善突破英语学习瓶颈。韦妈妈和韦茵善试听杜蔚兰的一节课后便决定不在学校老师那补了,直接在明大跟数学一起补英语。

期末考试时,韦茵善只补了3次英语课,但期末成绩考了113分,达到A+。初二寒假一直到现在,韦茵善跟着杜蔚兰的教学步骤,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坚持着在明大补习,成绩提得很稳。

但是也有部分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急躁。比如刚来补习便问,“我能进步多少分?”,或者“下次能考到多少分?”也有个别学生不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老师让学生先把单词扎实,但是学生完全静不下心来:“老师,光学单词不行啊!”这样想把单词这一关蒙混过去;学到语法,学生又会找借口:“老师,语法太难了,能不能不学语法学其他吧……”

10年的教学经验,虽说不上多么了不起,但怎样的态度,怎样的习惯,怎样的方法更利于学习,杜蔚兰一看便知。学习最忌急功近利,沉得下心来学习才能收获最理想的成绩,这是杜蔚兰多年来的总结。

 

框架知识要熟烂于心

学生能沉住气跟着补习老师学,接下来就看补习老师的教学能力。

杜蔚兰认为,一个好的补习老师要对所教科目的整个初中或高中阶段有清晰的框架意识。拿英语科目来说,初中英语老师不仅要掌握学生所在年级的所有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知识点,对中考题型要熟烂于心,而且要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的知识框架,这样在补习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补习老师不像学校老师,时间不占优势,所以要在掌握整个知识框架的前提下,把学生在某个阶段要掌握的重点、难点、考点和易错点弄得清楚明白,上课之前就跟学生明确这四点。

无论是为学生上新课、同步学校的知识内容,或者对旧知识查漏补缺复习,杜蔚兰都会结合中考题型和高考题型作为巩固知识点的训练。杜蔚兰说,即使是高一的学生,讲知识点之后也会结合高考题型,这样能够训练学生高考做题的思维,而不是等到学生真正要面对考试的时候才去占用复习的时间去熟悉高考题型。

杜蔚兰的提分案例数都数不清,对于补习学生的提分,她有自己的看法:“‘1对1补习,两个月见效’除了是明大教育老师们的实力,还需要学生在态度上的配合,以及家长的辅助监督,不管是什么情况下的学习,真的需要‘家、校、生’ 三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