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了解程度令人称奇 考前预测学生分数偏差不超过2分

张桂芳老师是柳州城中校区的高中英语老师。在明大,张老师在学生心中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同事和学生给她取了外号——张半仙。这外号是这样来的:在学生考试之前,张老师会习惯性给学生预测,这次考试学生会错几道题,能拿多少分,错的是哪几道题,为什么会出错……分数一般情况下都能100%地预测准确,偶尔有偏差也不会超过2分。对此,张老师也是半开玩笑地解释说:“教学经验咯!”的确,教学经验让张老师具备这一神奇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还专治对老师各种挑剔的傲娇学生。
傲娇学生秒变狂粉

虽说教学经验让张老师成“半仙”,但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观察力,仅仅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也不敢在考前跟学生说,“我帮你估一下你这次考试能拿多少分。”
对于“半仙”的称号,张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对于学生的性格把握我是很有自信的。给学生上两三次课,通过这两三次课的接触观察,心里边有底了。学生的词汇量、知识水平,基本上是能看出来的,凭这些就知道学生某一道题的掌握程度是多少,会在哪方面出现问题,那分数基本上就能确定了。还有一个条件是对学生所在学校考试难易程度的把握,学校平常出题的特点我也能把握。这两点结合起来,估计出来的分数跟学生考试出来的分数基本上是吻合的,即使有偏差,也不会超过2分。”
韦茗韬就是这样由傲娇学生变成张老师的狂粉的。起初,他以为张老师跟其他补习机构的老师一样,迟早会被他爸爸换掉,或者被他自己要求换掉。
现在在读高一的韦茗韬,学习能力挺好,记忆力也很不错,理解能力也还行。爸爸是博士毕业,在北京工作,一直以来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对补习老师各种不满意,韦茗韬也因此换了不少补习机构和补习老师。韦茗韬自己对老师的要求也有一个心里标准,他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他心里非常清楚,即使有时候在嘴上不说出来,但行为举止却表明了他的态度——有时候学校的老师叫他,假装没听见。
“他非常有个性,非常有自己的主见,第一次座谈,跟他聊天的时候都不怎么正眼看你的。我当时就觉得,如果不能够教学上触碰到他的心里,他对老师是不会信服的。”

韦茗韬的补习经历很丰富,本来在南宁读书,想上国际班就转到柳州,后来觉得班上老师没意思,就复读想考柳高。“你们要给我们安排最好的老师上课,我们在南宁很多机构都补习过的,前几次课我们家长要来听课的,老师如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是要求全额退费的。”第一次见面,韦茗韬爸爸就放了这样的“狠话”。
补习之前的几次座谈,张老师给韦茗韬的家长沟通了教学方法,家长打消了明大补习老师教学能力的疑虑,正式上课的时候压根没提听课的话。但是韦茗韬学校不准学生出来补课,只能在开学之前安排10次英语课。
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这10次英语课里。张老师自己出题给韦茗韬写,写题之前,张老师说要先给他估一下分,判断他会错多少题,能拿多少分,错在哪里。韦茗韬做完题的结果跟张老师预测的一模一样。“张老师,我太佩服你了!”之前的态度还是很不屑的,他能一下子变成张老师的狂热粉丝,其实也在张老师的意料之中,这也是张老师为什么有信心做他英语补习老师。
记忆力“吓人”

佩服张老师的学生太多了,但也有想趁机偷懒的,单词没好好背,或者语法没好好记。被张老师抓到后推脱说:“张老师,你这个没给我讲过呢!”
这是明显要逼张老师使出第二个绝招来。面对假装糊涂的学生,张老师默默地,连备课记录都没翻,就把当时给学生讲单词的那一天,哪一张试卷的哪篇阅读理解,或者书本上的哪一页,都一一回忆给学生听。“张老师好吓人的,这么久的事情都记得那么清楚。”
傲娇的学生就是无时无刻想要挑战老师的权威。不过张老师早就练就金刚之身,不管学生怎么挑战,张老师都能轻易让学生心服口服。
韦茗韬有次在做阅读理解,做之前张老师让他在阅读的时候把不会的或者把握不准的单词先圈出来。韦茗韬把单词圈出来后,张老师指着他圈出的某个单词,说“这个单词你是不是觉得以前学过,但是不记得他的准确意思?”“这个单词我在去年高考卷的A篇的阅读理解有跟你圈出来了,你现在估计没有印象了……”张老师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为他回忆某个单词的教授情景,韦茗韬除了心服口服,也就只能乖乖地跟着张老师步伐走,丝毫不敢打小算盘,就怕又被张老师抓个现行。

高三的陆文鹏一开始的傲娇表现与韦茗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韦茗韬起码只是把老师看在眼里而已,没在嘴上多做评论。陆文鹏刚来明大座谈的时候就直接问:“这个老师能力强不强?”“这个老师有没有带过高三?”“这个老师是哪里的老师?”刚开始上张老师的课,张老师给他说这节课要讲个大体的知识框架,陆文鹏毫不委婉地问张老师:“老师你说这个有什么用,这个节课上完后对我有什么用?我能获得一些什么东西……”
张老师丝毫没受这阵势影响,淡定回答:“我现在跟你讲大体的知识框架,前面几次课讲基础,可能对考试的分数没有直接的影响,只是个大体的知识点,后面的学习都是按照这个框架进行的,目的是让你心里有数,这样你的知识才能做到系统化。还有什么问题吗?”
陆文鹏反倒被张老师的坦然自若镇住了,收起自己的骄傲,不再刻意刁难。等到张老师跟他讲单词的时候,陆文鹏也是彻底对张老师佩服。
4次课提26分

考前估分让学生佩服,强大气势让学生折服,都少不了背后的教学实力支持。只是,每个学生补习初期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由于情况未明而导致的不理解。
很多家长都是在“眼看就要考试了”的紧急情况下才想到来补习。让学生提分的家长太多了,因为着急,怒火攻心,家长有时候容易说一些气话,张老师会始终站在理智的这一边,把矛盾点有条理地分析出来,不让家长有任何误会和不了解。
陆文鹏在考试之前只能安排4次课,张老师用4次课的时间让他从90分提到了116分,然而家长说:“没有进步。”家长希望陆文鹏一下子就能把分提到130分以上。
“文鹏补习之前,对高中知识的框架是不懂的,我要把知识框架告诉他,他才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记得牢,会做题。答题技巧能让文鹏灵活应用以及分析文章,我给他讲知识答题技巧的时候跟他说,这一块能拿多少分,他也确实在考试中把这些分数全部拿到了,说明孩子把我课堂上说的都吸收了,而且也用26分的提分来体现他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这对文鹏来说真的是进步了。学习是长期战斗,一口吃成胖子不适用于学习,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鹏才能接受、消化。”家长一开始可以不理解,但是张老师也不能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产生误解。通过张老师的分析,陆文鹏的家长慢慢转变了态度,中秋节的时候还刻意送来张老师一份过节的礼物。
张老师有位家长的一番话说得很好:“老师尽了最大的努力,一到了考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考得好与坏,要看综合因素;老师该讲的都讲了,这个时候看孩子临场发挥和心理素质。对于老师,我只关心该讲的知识点老师是不是跟孩子讲过了。”
张老师也深谙临场发挥对学生考试的重要影响。越是靠近考试前的补习,张老师就需要把心思花在调节学生心态上,这是张老师想做的事情,其实也是家长要做的。
“韦茗韬中考之前,情绪波动很大,考试之前的两次课,除了巩固知识,我就尽量让他放松考前的紧张。柳高对英语科目的要求是B+,他则考了A,非常不错的英语成绩。”
高三因为词汇量加单,语法知识也上升难度,综合难度加大了,分数会有一定的缩水。加上陆文鹏的语法知识不是太好,而且英语考试以选择题为主,以前考试分数是有一定水分的,为了不打击陆文鹏的学习信心,张老师也把这些情况分析给他听,只要这段时间把分数稳定在110分,就是有进步的,加上后期扎实一下语法知识,会把英语成绩提高到120分以上。
类似于这样的分析,张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跟学生和家长讲了又讲,就是不想让学生在学习上半途而废,本来能够提高成绩,却因为只看分数,没看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提高,而白白让自己沉溺于负面情绪里,影响学习。